今天是分區教學觀摩的日子,雖然早就知道要做演示教學,但一直非常苦惱,在藺草生態及藺草編織兩個課程中一直拿不定主意,先試著改了生態的電子白板教材後,發現不盡理想,於是決定教自己熟悉的藺草編織部分。
仁愛的孩子早在一星期前就見過面,但熟悉藺草的很少,而且又是客語地區,和我們學校的學生在前置經驗的差異性大,所以將課程內容和白板教材做了一些修正,但語言的問題一直沒想到很好的解決方法。
今天的演示教學我覺得算平順,雖然不是非常的完美,但學生的表現實在是不錯,也為演示教學加分了不少,第一次學習就能有不錯的成效,算是值得欣慰。
在討論時,有幾位老師給了一些不錯的建議,把它記錄下來當做日後改進的參考:
1.仁愛的老師建議可將學生不熟悉的閩語改用客語教學,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再來是圖片不夠清楚,這也是要改進的重點之一。
2.烏眉的王克誠老師提出可以利用實物投影機加強教學回饋和運用書寫模式來提示重點,這也是很好的建議。
3.今天找蕭老師去果然是正確的,在看了演示後,他發現了勒草(=掠草)這個名詞是錯誤的,正確應該寫成綁草,這是我的疏忽,一直沒有發現真是不應該。
雖然演示教學結束後整個人輕鬆不了,但成果也要開始製作了,這幾天休息的也差不多了,接下來該加油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